雪人老师,其他综合收益贷方20,那分录就是:借:长投-其 问
选 A 可能是在计算时,错误地认为其他综合收益贷方 20 万元转出时,会对收益产生反向影响,导致计算成了 1750 - 1580 - 20 = 150(万元),但这种计算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属于错误计算 答
进口散装食品,然后再生产预包装再出口,出口是免增 问
同学你好,进口时的进口增值税有两种处理方式:(1)符合条件可申请退税(2)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答
我单位去年7月转的一般纳税人我给别单位开发票是 问
去年错误发票的账务处理(假设不考虑成本结转,只考虑收入确认) 去年开具 9% 税率发票确认收入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等(含税金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含税金额 ÷(1 %2B 9%) )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含税金额 ÷(1 %2B 9%)×9% ) 今年 3 月冲红发票的账务处理 冲红时,用红字做与去年确认收入时相同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等(红字,含税金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红字,含税金额 ÷(1 %2B 9%) )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含税金额 ÷(1 %2B 9%)×9% ) 今年 3 月重新开具正确发票的账务处理 重新开具 13% 税率发票确认收入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等(含税金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含税金额 ÷(1 %2B 13%) )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含税金额 ÷(1 %2B 13%)×13% ) 纳税申报 冲红发票的申报 在 3 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中,对于冲红的发票,需要在 “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 中录入相关信息,并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中,将冲红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以负数形式填写在对应税率(9%)的栏次中,冲减当月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 重新开具正确发票的申报 对于重新开具的 13% 税率的发票,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中,将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填写在 13% 税率对应的栏次中,正常申报纳税。 答
老师,小规模公司,其中一股东是以公司名义的,现在实 问
是指股东公司还是收到投资款的公司 ? 答
个体工商户中间变更经营者(税号没变),原经营者变更 问
未分配利润处理:原经营者已交个人所得税,若双方无特殊约定,从合规和权责角度,可将未分配利润分配给原经营者。但个体工商户持续经营,也可协商留存用于后续发展等,并非强制分配。不需要把财务报表清零 ,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是经营主体延续,财务数据应持续核算反映经营情况。 季报收入成本:财务报表季报按 “权责发生制” 原则,若原经营者期间业务符合收入成本确认条件,应算入 ,反映真实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答

劳务报酬 特许权使用费 稿酬所得,这三项平时预扣预缴时可以扣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依法确认其他扣除 和每月5000元的减除费用?
答: 你好 汇算的时候可以享受的 依据税法规定,2019年度终了后,居民个人(以下称“纳税人”)需要汇总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以下简称“捐赠”)后,适用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数(税率表见附件),计算本年度最终应纳税额,再减去2019年度已预缴税额,得出本年度应退或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
李先生(居民个人)在甲企业任职,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甲企业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6000元,无免税收入;每月缴纳三险一金2500元,从1月份开始享受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共计为3000元,无其他扣除。另外,2019年3月从乙公司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元,稿酬收入2000元,6月从丙公司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0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00元。老师可以帮我一下计算李先生全年需要预扣多少税额
答: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16000-5000-2500-3000)*12*10%-2520
我是一名会计,想问一下考个网络学历有用吗?
答: 众所周知会计人如果要往上发展,是要不断考证的
李先生在甲企业任职,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甲企业取得工资薪金收入20000元,无免税收入;每月缴纳三险一金4000元,从1月份开始享受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共计为2000元,无其他扣除。另外,2019年3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5000元,稿酬收入2000元,6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0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3000元。求:李先生2019年度汇算应补退税额。
答: 您的问题老师解答(计算)中,请耐心等待


君福 追问
2020-04-23 17:32
meizi老师 解答
2020-04-23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