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慧老师

职称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2020-06-13 23:43

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根据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不同特点和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按分类核算的要求,逐步开设相应的账户。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就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必须由经办人或单位填制原始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原始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核,并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4.设置与登记账簿。根据填制和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   
  5.成本计算。对应记入一定对象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6.财产清查。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查财产和资金的实有数额。   
  7.编制会计报表。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概括地、综合地反映各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   
  会计核算各方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算方法体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首先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同时按照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并在账簿中开设账户,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各种需要确定成本的经济业务进行成本计算,根据成本计算过程中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对凭证、账簿等会计记录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根据核实后的账簿编制财务报表

舒心的苗条 追问

2020-06-13 23:46

请问有具体的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例子吗

舒心的苗条 追问

2020-06-13 23:47

就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例子,不是书上的内容

慧老师 解答

2020-06-13 23:47

会计核算时比较抽象的,你的意思是用生动例子进行说明吗

舒心的苗条 追问

2020-06-13 23:47

对的,用案例说明

慧老师 解答

2020-06-13 23:48

我给你想想吧,这个比较难,会计本来就很抽象的

舒心的苗条 追问

2020-06-13 23:49

好的,谢谢老师

舒心的苗条 追问

2020-06-14 10:16

题目是这样子的,请问有什么具体例子吗,非常感谢

慧老师 解答

2020-06-14 14:57

某火电发电企业,基建期,需要设置在建工程账户,核算基建的在建工程项目,且应该按照具体基建项目设置辅助核算,例如有锅炉建设、厂房建设,锅炉建设包括设备采购、设备安装;厂房建设包括厂房基建、安装。设置会计科目  在建工程-锅炉-设备采购、安装、待摊支出等,在建工程-厂房-土建、安装、待摊支出,同时设置工程物资、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用于核算。账务建立,科目设置完成后,比如发生了购买锅炉业务   借:工程物资  贷:应付账款    借:在建工程-锅炉-设备采购   贷工程物资,这就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

舒心的苗条 追问

2020-06-14 15:47

好的,谢谢老师

慧老师 解答

2020-06-14 15:56

不客气,方便给个好评,这个是举了前面科目设置和复试记账,后面你还可以接着写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根据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不同特点和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按分类核算的要求,逐步开设相应的账户。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就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必须由经办人或单位填制原始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原始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核,并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4.设置与登记账簿。根据填制和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      5.成本计算。对应记入一定对象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6.财产清查。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查财产和资金的实有数额。      7.编制会计报表。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概括地、综合地反映各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      会计核算各方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算方法体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首先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同时按照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并在账簿中开设账户,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各种需要确定成本的经济业务进行成本计算,根据成本计算过程中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对凭证、账簿等会计记录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根据核实后的账簿编制财务报表
2020-06-13 23:43:46
某火电发电企业,基建期,需要设置在建工程账户,核算基建的在建工程项目,且应该按照具体基建项目设置辅助核算,例如有锅炉建设、厂房建设,锅炉建设包括设备采购、设备安装;厂房建设包括厂房基建、安装。设置会计科目 在建工程-锅炉-设备采购、安装、待摊支出等,在建工程-厂房-土建、安装、待摊支出,同时设置工程物资、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用于核算。账务建立,科目设置完成后,比如发生了购买锅炉业务 借:工程物资 贷:应付账款 借:在建工程-锅炉-设备采购 贷工程物资,这就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
2020-06-14 15:58:55
比如企业要买一项固定资产,需要安装,购买价100000,税款13000,安装费5000,贷安装完成后付款。需要设置会计科目:银行存款、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付账款、固定资产。收到时,借:在建工程100000、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13000,贷:应付账款113000。安装时,借:在建工程5000,贷:应付账款5000。完工时,借:固定资产105000,贷:在建工程105000。付款时,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
2020-06-21 23:13:31
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上述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就其工作程序和工作过程来说,主要是三个环节: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其基本内容就是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要依据凭证和账簿记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并依据财产清查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
2020-06-17 10:50:56
比如权责发生制下确认收入和收到款项。 首先你在销售发生时的处理是 借 应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后面收款时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两笔业务合起来就平账。
2020-06-24 22:05:26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政府单位代收村集体项目财政拨款,支付时借:其他应

    同学,你好 计入其他应付款,是可以的

  • 老师 我们单位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 :2024年6

    你最后在做无形资产,先放在研发支出中归集

  • 电站会设及哪些税种呢?

    您好,一般是增值税,附加税,企业所得税,个税

  • 小规模纳税人接到税局通知说21年4-5月份取得的个

    你好,你填在这个里面是可以,但是不能够扣除啊。

  •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是怎么样,

    你好,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与税务处理及政策梳理 一、会计处理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分为两类:补偿已发生费用和补偿未来费用,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1. 补偿已发生费用 总额法:直接计入“其他收益”(与日常活动相关)或“营业外收入”(与日常活动无关)。 例如:收到补助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净额法:直接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例如,冲减“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 2. 补偿未来费用 收到补助时:确认为“递延收益”。 例如: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递延收益”​。 实际发生费用时: 总额法:按比例转入“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净额法:冲减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如“营业成本”“研发支出”等)​。 二、税务处理 税务处理的核心在于判断政府补助是否属于不征税收入,需满足以下条件(参考财税)​ 151号、财税)​ 87号): 1. 不征税收入的条件: 资金拨付文件明确专项用途; 政府部门有专门管理办法或要求; 企业单独核算该资金及支出​。 税务处理:收到时不纳税,但相关支出形成的费用/资产折旧不得税前扣除​。 2. 应税收入的情形: 若不符合不征税条件,需在收到时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例如:收到1000万元补助未满足专项用途条件,需缴纳25%企业所得税(250万元)​。 3. 收入确认时点(国家税务总局2021年第17号公告): 会计上分期确认收入的,税务处理可选择在“实际发生支出时”或“收到补助当年”确认收入​。 三、相关政策依据 1. 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收益的分摊原则​。 2. 税务政策: 财税)​ 151号:明确财政性资金一般需计入收入总额; 财税)​ 87号: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可作为不征税收入; 国家税务总局2021年第17号公告:规范收入确认时点​​。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