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上月没有留底,期末留低税额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免抵税额5330元,做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税额)533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330。除了这个分录,还要做其他的吗
飘雪
于2021-12-17 10:58 发布 1144次浏览
- 送心意
张壹老师
职称: 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2021-12-17 11:10
你好,免抵税额是交附加税,不是做抵减。
按5330*附加税对应的税率计得附加税
相关问题讨论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你好,第一步先算出本月应纳税额,第二步骤用退税率算出,应退的限额。两者比大小,选择小的退税,就是计入应收补贴款。
2020-05-07 18:28:57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请看插入的图片,谢谢
2018-01-12 12:51:12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你好,免抵税额是交附加税,不是做抵减。
按5330*附加税对应的税率计得附加税
2021-12-17 11:10:45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你好,无需结转
2016-06-30 18:20:42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同学你好
是的,第三条和第四条的“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数据是同一个。
在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中,这个科目是用来记录与出口退税相关的税额变动的。具体来说:
1.在计算应退税额时(即第三条),企业预计会收到一定金额的退税款,因此将这部分金额记入“其他应收款 - 出口退税”的借方,同时将该金额从“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的贷方转出,表示这部分税额企业已经预计会收到退税,不再需要缴纳。
2.在计算免抵税额时(即第四条),企业利用出口货物的退税额来抵减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这部分免抵税额也是通过“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科目来处理的,但是方向相反。企业将这部分免抵税额记入“应缴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抵减内销的应纳税额”的借方,同时从“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的贷方转出,表示企业已经利用出口退税额来抵减了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因此,虽然这两个分录都涉及到了“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这个科目,但是它们所表达的经济含义和用途是不同的。在第三条中,该科目用于记录预计会收到的退税款;在第四条中,该科目则用于记录已经用于抵减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退税额。
2024-05-22 14:36:16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
飘雪 追问
2021-12-17 11:31
张壹老师 解答
2021-12-17 11:32
飘雪 追问
2021-12-17 11:47
张壹老师 解答
2021-12-17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