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对方代开发票,对方扣除税点后返回,怎样做分录? 问
以下是关于对方代开发票,扣除税点后返回款项的会计分录处理: 假设本企业销售商品给对方,金额为1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3%,对方代开发票并扣除1000元税点后返回款项。 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对方公司 11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 收到对方扣除税点后返回的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10300 财务费用——税点支出 1000 贷:应收账款——对方公司 11300 这里将对方扣除的税点作为财务费用处理,因为这相当于企业为了获取对方代开发票服务而额外支付的费用。如果是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等情况下,对方代开发票扣除税点返回款项,思路类似,只是相应的会计科目可能会变为库存商品、管理费用等。 答
老师 开票品项多的 有这个 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 问
您好,可以的,原来的开票软件里导出。 登录增值税发票开票软件,【客户编码】/【商品编码】/【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自定义货物与劳务编码】模块,将客户信息和商品编码信息导出。 再登录电子税务局,点击【我要办税】→【开票业务】→【开票信息维护】→【项目信息维护】/【客户信息维护】。 最后通过【税控批量导入】模块,将导出的客户信息和商品编码信息导入电子发票服务平台。 这样就完成了 答
个人在缅甸做生意 现在想把缅甸的外币转移到国 问
你好,个人的话,额度是5万了 答
老师,麻烦问下,老项目已经完工了,成本都已结转,又收 问
你好,严格来说是不可以,但是在实操中一般没什么问题。 答
不会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问
同学你好,一般情况下,根据资产负债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利润分配,资本公积,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明细账来填写就行了。 答
![](https://al3.acc5.com/179227_6539ca7af27c30.png?image_process=sharpen,100)
累计带薪缺勤和非累计带薪缺勤怎么区分?
答: 累计带薪缺勤和非累计带薪缺勤是指,由于员工没有参加工作而产生的缺勤时间。累计带薪缺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员工没有参加工作时,仍然能够获得薪资。而非累计带薪缺勤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员工没有参加工作时,不能够获得薪资。 例如,某公司规定每个月有10天的非累计带薪缺勤,即在每个月可以通过非带薪缺勤休息10天。如果超过10天,员工将失去薪资;而累计带薪缺勤,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如果员工没有参加工作,仍然可以获得薪资。例如,某公司可以给员工一定数量的累计带薪缺勤,比如每年10天,即使员工没有参加工作,也可以获得薪资。 总之,累计带薪缺勤和非累计带薪缺勤的区别在于,累计带薪缺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员工没有参加工作时,仍然可以获得薪资;而非累计带薪缺勤则是指在某一定时间内,没有参加工作的员工则不能获得薪资。
累计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账务处理区别
答: 你好,学员 累计带薪缺勤,计处理原则: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我是一名会计,想问一下考个网络学历有用吗?
答: 众所周知会计人如果要往上发展,是要不断考证的
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什么意思
答: 同学好,(1)累积带薪缺勤: 定义:是指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会计处理原则: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有些累积带薪缺勤在职工离开企业时,对于未行使的权利,职工有权获得现金支付。职工在离开企业时能够获得现金支付的,企业应当确认其必须支付的、职工全部累积未使用权利的金额。企业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因累积未使用权利而导致的预期支付的追加金额,作为累积带薪缺勤费用进行预计。 (2)非累积带薪缺勤: 定义:是指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会计处理原则:我国企业职工休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病假期间的工资通常属于非累积带薪缺勤。由于职工提供服务本身不能增加其能够享受的福利金额,企业在职工未缺勤时不应当计提相关费用和负债。为此,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企业确认职工享有的与非累积带薪缺勤权利相关的薪酬,视同职工出勤确认的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通常情况下,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已经包括在企业每期向职工发放的工资等薪酬中,因此,不必额外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http://static.acc5.com/static_acc5/2018/images/w-close.png)
![](https://al3.acc5.com/_65a23bffe86f3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