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与当事人意志无关)和事实行为(与意思表示无关),有什么区别?
笨笨的夕阳
于2024-02-27 16:05 发布 515次浏览
- 送心意
宋生老师
职称: 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相关问题讨论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你好,比如某地起火了,这是事件。行为则是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他杀了人,这是事实行为
2024-02-27 16:07:52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你好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是否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是指是否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件。
先说下涉及的两个概念。①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行为。比如你去一个服装店问店员,这件衣服多少钱,这就是你想与店家发生买卖合同的意思表示。②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现象。
1.民事法律行为和准民事法律行为必须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件。没有有效的意思表示,不能成立。
2.事实行为不需要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但是并不代表完全没有意思表示,而是你有或者没有意思表示不影响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因为事实行为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关系变动是法律事先规定好的,所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不需要考虑。比如某天夜里你心血来潮写了一首诗,写完感觉读不通顺利就扔一边了。这个时候对这首诗你已经自动取得了著作权,你说我只是随便写写,没想发表也不需要著作权啊,但是不好意思根据法律规定,你已经取得了它的著作权。
3.法律事件是指完全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例如地震、台风,时间的经过等。
2022-08-16 15:39:33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因为创作和侵权等行为不涉及具体的意义,它们只是表达一种行为的抽象。这些行为的结果只有在执行后才能看到,而表意行为则是在表达某种意义时就可以看出结果。
2023-03-16 15:03:25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同学你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2022-01-20 15:31:37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您好,比如甲想和乙签署合同,需要意思表示,就是表意行为。
再比如甲揍了乙一顿,在民法中,并不要求甲到底是就是想打乙还是打错人了还是精神病发作了,都是个事实行为,不要求甲的意思表示,都得陪乙钱。
最典型的表意行为是合同行为,最典型的事实行为是侵权行为。
2020-06-04 22:39:11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