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怎么理解

2019-12-05 10:03 来源:网友分享
4932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经常运用到现金流量表,为了能很好的运用这个表,我们必须对它的各个要素非常了解.比如经营性应收项目,它的减少或增加各代表了什么?该如何处理?如果您对此有所疑惑,不妨跟我们会计学堂小编一起来探讨一下.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怎么理解

主表的各项目金额实际上就是每笔现金流入、流出的归属,而附表的各项目金额则是相应会计账户的当期发生额或期末与期初余额的差额.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本项目可根据"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经营性应付工资,不包括应付工程人员工资)、"应付福利费"(经营性应付福利费,不包括应付工程人员福利费)、"应交税金"(包括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不包括与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有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款"等帐户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计算填列.

不过,在填列此项目时,如果存在非正常原因而引起的"应付项目"的减少,应当予以剔除.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怎么理解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则有哪些?

在直接法下,整个工作底稿纵向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资产负债表项目,其中又分为借方项目和贷方项目两部分;第二段是利润表项目;第三段是现金流量表项目.

工作底稿横向分为五栏,在资产负债表部分,第一栏是项目栏,填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名称;第二栏是期初数,用来填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初数.

第三栏是调整分录的借方;第四栏是调整分录的贷方;第五栏是期末数,用来填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期末数.

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部分,第一栏也是项目栏,用来填列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项目名称;第二栏空置不填;第三、第四栏分别是调整分录的借方和贷方.

第五栏是本期数,利润表部分这一栏数字应和本期利润表数字核对相符,现金流量表部分这一栏的数字可直接用来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例:A公司核销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5000元.根据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应作"资本公积"的增加:

借:应付账款5000

贷:资本公积5000

此项业务不会引起利润的调整,也与现金流量无关,但在以净利润为起点调节现金流量时,若"减:应付账款的减少"5000元,则会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5000元,从而造成错误.

本文通过对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少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最后再以实例来进行分析,给您清楚的解析了现金流量表中这个要素的内容.相信您在之后工作中也知道该如何自如运用了.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随时欢迎登录我们会计学堂网站进行学习.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