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财务做帐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检查当年的税费缴纳情况
对企业当年的各项税费做一个总的分析,再计算一下当年的税负情况,与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税负作一个比较,根据税务机关规定的税务进行适当调整.这是因为税务机关的稽查选案,往往从年度税负率异常的企业中甄选,所以企业要在年终总体计算一下自己的税务情况.
内销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内销企业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各月"应纳税额"累计数÷当期"应税销售额" 累计数.
1、月"应纳税额"即为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应纳税额合计数.
2、月"应税销售额"=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
附: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 =当期各月应纳税额合计累计数÷当期"应税销售额"累计数;
={当期各月[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上期留抵税额] 累计数+当期简易征收办法应纳税额累计数 -当期应纳税额减征额累计数}÷当期"应税销售额"累计数;
={当期[销项税额累计数-(进项税额累计数-进项税额转出累计数)-期初留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 + 当期简易征收办法应纳税额累计数-当期应纳税额减征额累计数}÷当期"应税销售额"累计数.
注:上面[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上期留抵税额≥0(无负数,负数实为期末留抵税额),即与《申报表》中"按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计算口径一致.
二、检查企业当年的账务处理
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对很多会计事项进行了调整,比如存货的核算、固定资产的管理与认定、生物资产的处理、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等等,企业会计同行针对会计准则的规定重点检查一下自身的会计处理情况,是否有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处理事项.
三、核准会计估计
对企业在年中做的会计估计,再根据年末的情况,重新估计,看一下当时的估计是否合理.
四、检查发票的使用情况
没有发票,税局检查时难免大眼瞪小眼,谁让税法上写着没有发票费用不能列支呢,但是多数情况下发票有不能及时到位,时间长了就忘了,所以发票的问题虽老生常谈,但年底的时候大家还是要检查一下,有没有当期应发生的费用还没有取得发票的情况.
五、检查摊销和计提情况
检查一下有无会计事项应于当年摊销未摊销的情况,有无折旧应计未计的情况,因为如果当年不摊销或不计提折旧,以后年度补记是不能在税前扣除的.
针对不同纳税人有哪些做账要求及建议?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以及其他辅助性账簿,其中总账、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
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业户,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或者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代为建账和办理账务;聘请注册会计师或者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有实际困难的,经县(市)以上国家税务局批准,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机关的规定,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等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十日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用电子计算机记账的,对于会计制度健全,能够通过电子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所得的,其电子计算机储存和输出的会计记录,可视同会计账簿,但应按期打印成书面记录并完整保存;对于会计制度不健全,不能通过电子计算机正确、完整反映其收入、所得的,应当建立总账和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其他账簿.
3.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备案.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其记账软件、程序和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备案.
查账征收的企业,科目设置当然要符合会计制度,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报表,一样都不能少.在符合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也要考虑企业的管理角度,既要让使用者方便查询相关信息,又要简捷明了.
收入的确认,应当符合会计有关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是企业与客户核对无误后,同时开具销售发票.
用现金收付,从原则上讲应当符合国家对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对于有发票的买卖,尽量通过银行收付.
年底财务做帐要注意哪些问题?有了会计学堂专家老师的解答,这下你该摸清楚做帐的雷区了,有了专业老师的在线帮助,希望账务处理时你可以成熟的像个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