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摊销的区别在哪里" alt="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区别在哪里" width="450" border="0" vspace="0" />
折旧和摊销是会计中两种最常见的资产摊销方式。它们均是将一项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几个会计期间内分配到相应的收入和其他总成本的方法。
首先,累计折旧是会计中常用的一种资产摊销的方法,即将资产的原值经过折旧反映贬值,将购买资产的支出以一定的比例纳入公司费用,当期摊销折旧金额为资产原值*累计折旧率。通常情况下,折旧是按月来计算的,当期折旧=前期累计折旧+本期折旧金额。
其次,累计摊销是一种按计划分期摊销折旧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按固定年限将购买资产的成本分摊至某一段营业年度,可以分摊给未来几年或若干年。
最后,在实际操作中,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有着许多不同,比如,折旧是按月进行摊销,而摊销是按一个定期摊销;折旧是按原购买资产的价值来摊销,而摊销是摊销一张成本账户上的整体成本;折旧率是相对固定的,而摊销数可以调整;折旧在做出购置资产时一次性计入,而摊销是循序渐进,一次性计入成本与均匀摊销;折旧金额的确定受资产使用年限的影响,而摊销金额的确定受计划摊销年限的影响。
以上是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区别,可以看出,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都是资产摊销方式,它们在摊销资产时都有一定的优势,如:可以准确衡量资产的价值,确保资产收益率的最大化,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
拓展知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另一个区别在于税务的折旧计算,因为累计折旧是在不等年限内完成的,而累计摊销是在等年限内完成的,所以它们在税务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