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相关概念是怎样的

2023-07-14 20:43 来源:网友分享
192
简短摘要: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是一项重要管理策略,它旨在通过分析规定时间内的成本情况来控制及管理成本,包括设立标准成本、收集分析成本信息、识别成本差异,以及实施纠正措施等。实施成本控制与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有效成本控制和持续改善。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相关概念是怎样的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管理策略,它旨在通过分析企业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成本情况来管理和控制成本。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包括设立标准成本、收集和分析成本信息、识别成本差异、分析原因和实施纠正措施等步骤。

首先,企业要根据具体条件合理设定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指企业根据当前用于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或服务及其销售和生产计划,以及该产品和服务各种要素的期望收入和使用率,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计算所得的理论均衡成本价格。

其次,企业要根据设定的标准成本,收集和分析有关成本的信息,识别成本差异,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行政费用等,并分析其是否与计划的标准成本存在偏差。

最后,企业要进行纠正措施,根据分析的原因和可能的对策,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成本差异,应用合理的成本管理措施,以实现持续改善。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实施有助于全面分析企业成本的变动情况,有效识别成本变动的原因,找准成本控制的重点,并且最终实现成本的优化和有效的成本管理。

拓展知识:

成本控制不仅是控制企业成本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应重视投资核算、收益管理和成本优化等财务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成本审计体系,实施健全的成本责任制,推进技术改造,实行动态调整,并积极发展增值服务,以保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什么与缴费方式搭配
    什么与缴费方式搭配?这个问题在小编老师看来,学员们应该是想要了解企业员工社保费用缴纳的方式都有哪些,哪些缴费方式搭配起来更加合适;根据小编老师多年的经验,社保费用的缴费方式进行混搭是做合适的,比如说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混搭,补充养老险和商业险混搭等等,这些针对企业社保费用缴费方式搭配的相关知识,小编老师都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对你们理解肯定有所启发的。
    2025-04-11 10
  • 会计行政法规有什么
    会计行政法规有什么?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所谓的会计行政法通常指的就是由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主要是用来规范市场经济中某些方面的会计关系;而在会计行政法规上最为常见的法规有几种,分别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总会计师条例的,这两部的法规是作为企业会计行为以及明确会计责任的重要依据的;与之相关的财务知识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04-11 9
  • 电商平台公司会计科目
    电商平台公司会计科目有哪些?按照小编老师的经验,作为电商行业的企业在财务处理中同样也会涉及到的相关的会计科目入账核算,不同业务需要设置不同的会计科目来做账,比如说主营业务收入则是可以通过银行存款和主营业务收入入账,应纳税部分则是通过应交税费的科目核算;更多关于电商公司会计科目的相关介绍资料都在这里,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对你们理解肯定有用的。
    2025-04-15 8
  • 什么是财务部
    什么是财务部?对于很多学员来说,企业的财务部是企业管理架构中非常核心的部门,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企业资金的运作和经济活动的记录监督的。而财务部门中会设置很多财务会计的岗位,不同的财务岗位对应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也是不同的,小编老师今天将会在下述内容中针对财务部的定义和岗位职责内容进行介绍,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学习肯定有所启发的。
    2025-04-16 12
相关问题
  •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相关概念

    标准成本及其分类,是指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又称标准成本管理,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

  • 概念剖析:厘清与工资相关的四个基本概念

    “工资总额”、“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四者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等有何不同。 四者概念的区别 总体来说,“工资总额”、 “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三个概念虽有区别,但差别不大,主要是“职工薪酬”与这三个概念差别较大,集中体现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和使用主体等方面。

  • 概念剖析:厘清与工资相关的四个基本概念

    四者概念的区别 总体来说,“工资总额”、 “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三个概念虽有区别,但差别不大,主要是“职工薪酬”与这三个概念差别较大,集中体现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和使用主体等方面。 一、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方面的区别 1.“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属于统计范畴的概念,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政府为了能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指标进行宏观调控,特别设置了监控个人收入的“工资总额”指标和监控个人支出的“物价指数”指标,目的在于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和物价波动过大的问题。为保证国家对工资进行统一的统计核算,1989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发布第一号令《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工资总额由六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不包括:(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奖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二)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三)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

  • 标准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是企业以历史数据和计划报价为基础,结合市场分析,会计核算和工程设计计算而得出的一种理想应有的费用标准。它是根据物料的市场价格,劳动力的时薪,技能程度,机器的使用率等等来求取的,它不会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而波动,但会随着劳动力的升降而变化。标准成本可以帮助企业衡量实际成本与理想成本之间的差距,对企业决策和成本管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拓展知识:活动成本是根据当前组织管理、技术运营、财务会计处理当前产品生产、销售、管理活动,通过成本分析法分配材料,劳动力和机器等运作活动,经办实施和反映实际情况,确定当前活动所需的费用。

  • 中级财管第八章成本管理中的本量利分析、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这三节有什么联系吗?

    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计量而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一种方法。它是整个成本管理的基础和理论依据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