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2025年5月交了房租是 178750元,然后在5月做 问
借应付账款812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4541.2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6708.72。 答
从母公司间接 取得统借统还借款元,不属于关联方借 问
你好, 1.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九条 - 该条款明确:关联方债权性投资包括**直接或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需偿还本金或支付利息的融资。但统借统还业务的资金**实质来源于金融机构**(母公司作为统借方统一借款后再分拨给下属单位),因此**不属于关联方间接债权性投资范畴, 2. **财税〔2016〕36号文(增值税政策)** - 虽然该文件主要规范增值税免税政策,但其中对“统借统还”的界定也间接支持其**非关联方借贷属性**。文件明确: - 统借统还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条件是**利率不高于金融机构借款利率**,且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或债券市场。 答
老师,选项C哪里不对,半数以为不就等于过半数吗 问
您好,就是有细微的差别哦,“半数以上” 包含50%本身(即≥50%)。“过半数” 不包含50%(即>50%) 答
老师,你好,请问电梯维保费、转售电费、转售水费,要 问
您好,是的,这个是要交印花税的 答
老师,文化事业建设税申报数据是哪里来的? 问
增值税相关申报表:一般纳税人依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6% 税率价税合计” 取值带出;小规模纳税人分未报送和报送附列资料两种情况,分别按 “应税服务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本期数 ×(1 %2B 3%)” 或 “应税服务全部含税收入” 取值带出,且都可修改。 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清单:有扣除项目时,按清单 “合计” 项确定 “减除项目本期发生额”,据此计算相关扣除数据。 计费收入:含 “应征收入” 和 “免征收入”,符合免征条件填 “免征收入”,不符合则填 “应征收入”(减除前的全部含税价款和价外费用),“本年累计” 是各月(期)数之和。 期初数据:“减除项目期初金额” 是上期 “减除项目期末余额” ;“期初未缴费额” 是上期 “期末未缴费额”。 答

老师,老师往来重分类看哪个课程?
答: 报表编制和初级里面的财务报表都可以
有没有有关于对往来账的技巧的课程
答: 您好,专门这方便的课程不一定有,但是您可以掌握一下下面说的几个方法: 与往来单位核对账项,主要是针对会计单位的债权债务与相关单位进行核对,验证双方记录是否相符。财务人员掌握对账技巧,便可以提高对账工作的效率。 方法一:往来账自查 在与对方单位核对余额之前,应将全部经济业务入账并结出余额,然后进行往来账自查: 1。 审查往来账余额的大小及方向,看是否有不正常的余额和方向,如出现异常情况,应重点审查相应的明细账。 2。审查明细账时,应当逐笔浏览该账户借贷方有无不正常的发生额,有无异常摘要。如果存在异常的发生额或着摘要等,应审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以确定往来账无错记金额等错误发生。 3。逐笔审查期初至期末业务的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并记录日期、金额、发票编号等,以备在与对方单位对账时使用。 方法二:余额核对 在往来账自查无误的基础上,与对方单位进行余额核对。如果双方余额一致,则表明双方的业务记录无误。如果双方余额不一致,则要计算两者差额,并对差额的方向和大小进行分析:查看是否有与差额相同金额的业务发生;判断是否存在未达账项,是否需编制“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查看是否有与差额的二分之一相同金额的业务发生,判断是否账户方向记错业务。 双方期末余额不一致时,还可分段核对余额,也就是按月度或者季度核对余额。如果期中某一时点的余额一致,则可以判断该时点之前的业务记录无误,只需核对该时点之后的账目。 方法三:发生额核对 造成双方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有很多,如果通过分析差额无法确定双方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时节,则需进行发生额核对。 核对发生额,有以下两种方法: 1。核对双方的业务发生额,可不按时间顺序逐笔核对,而是分别核对借方发生额或者贷方发生额。 2。核对单位往来账中的借方发生额或者贷方发生额,找出借方发生额或者贷方发生额对应的业务。若此类业务对余额不产生影响,则问题可能存在与没有借贷对应关系的业务中。 如此可缩小详细核对的范围,从而减少对账工作量。
一名会计如何让领导给你主动加薪?
答: 都说财务会计越老越吃香,实际上是这样吗?其实不管年龄工龄如何
六大往来重分类是什么意思?
答: 就是假设应收账款有负数余额的单位,要重分类到预收账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