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税负率1%左右,2025年1月税负率0.6%,2月税负率0 问
3月按0.8%或1%,都是可以的 答
找郭老师,有问题要问? 问
同学你好 是什么问题呢 答
你好,老师,请问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怎么做的呀? 问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答
付货款给A公司,B公司做了暂估入账,后来A公司说无法 问
B 公司应做如下调整: 冲销暂估:借:库存商品(红字),贷:应付账款 - 暂估(红字)。 调整科目:借:应付账款 - A 公司,贷:其他应付款 - A 公司。 考虑税务:若暂估商品已销售,汇算清缴时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涉及进项税额转出,借:库存商品等,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答
已经收到客户确认单,但是未收到客户打款,也未给客 问
你好,你的意思是说你已经发出来货给对方,是吗? 答

综合题17/19填空题(1/3)某自营出口的服装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退税率为13%。2018年8月份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下:(1)从境内购入服装面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0万元。(2)外购一栋办公楼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530万元。(3)支付水电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税额3万元,其中5%用于企业职工浴室和食堂。(4)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500万元,支付销售货物运输费用18万元并取得一般纳税人运输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5)出口自产货物取得销售额折合人民币700万元。(6)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1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17、(1)已知上期留抵税额为25万元的情况下,计算该企业当月采用“免、抵、退”法下的当期应纳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不应该是21+3 吗 怎么是18 反而要减
答: 你这里免抵退是外销金额700×(16%-13%)+不可抵扣的3
综合题17/19填空题(1/3)某自营出口的服装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退税率为13%。2018年8月份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下:(1)从境内购入服装面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0万元。(2)外购一栋办公楼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530万元。(3)支付水电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税额3万元,其中5%用于企业职工浴室和食堂。(4)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500万元,支付销售货物运输费用18万元并取得一般纳税人运输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5)出口自产货物取得销售额折合人民币700万元。(6)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1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17、(1)已知上期留抵税额为25万元的情况下,计算该企业当月采用“免、抵、退”法下的当期应纳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不应该是21+3 吗 怎么是18 反而要减
答: 您好,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所以是21-3=18 因为免税料件是不涉及退税的,所以需要把退税金额和不得免征抵扣两个同时减去,不能退税的不退,反而不能抵扣的还要增加,这样税负就不对等了
我是一名会计,想问一下考个网络学历有用吗?
答: 众所周知会计人如果要往上发展,是要不断考证的
老师, 某生产企业(具有出口经营权)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2月从国内采购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810万元、增值税税额105.3万元;当月国内销售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50万元,出口自产货物取得收入折合人民币690万元。已知,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出口退税率为10%,月初无留抵税额,相关发票均已在当月抵扣。则下列关于该企业增值税的税务处理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缴纳增值税19.5万元,免抵增值税额为69万元 B.应退增值税65.1万元,免抵增值税额为0 C.应退增值税69万元,免抵增值税额为0 D.应退增值税65.1万元,免抵增值税额为3.9万元 正确答案 : D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690×(13%-10%)=20.7(万元),当期应纳增值税=150×13%-(105.3-20.7)=-65.1(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690×10%=69(万元),69万元>65.1万元,则当期应退税额为65.1万元,当期免抵税额=69-65.1=3.9(万元)。 这个出口退税率是怎么来的?
答: 你好,出口退税率是根据出口产品的报关商品编码查询得来的.这个退税率是按商品编码制定的,一般考试会直接给退税率的.


彦 追问
2019-12-31 12:49
彦 追问
2019-12-31 12:49
彦 追问
2019-12-31 12:53
陈诗晗老师 解答
2019-12-31 12:57
彦 追问
2019-12-31 13:06
陈诗晗老师 解答
2019-12-31 13:13
陈诗晗老师 解答
2019-12-31 13:13
彦 追问
2019-12-31 13:15
陈诗晗老师 解答
2019-12-31 14:19